中药成方HPLC方法开发案例分享
浏览量 25
时间 2025-07-09

(图片来源baotu)


顶尖药苑,韵味无穷,中药的魅力,神秘而灿烂。中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对生命的认知、健康维护以及疾病防治的思想和方法体系。

目前国家大力推广中药,但是中药饮片以及中药制剂成百上千,相当多的中药品种只规定了性状、显微鉴别等检查项,无含量测定项,质量控制水平较低,产品临床疗效无法得到保障,限制了该产品的临床推广。因此制定准确的中药HPLC定量测定方法尤为重要,为提升中药品种的质量标准提供可靠依据。






中成药由于药材品种组成复杂,一般来说需要根据药材组成确定各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(可参照中国药典中各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),然后针对各有效成分开发单独或同时的含量测定方法。下面我们就以藏药验方“三味檀香汤散”为例,介绍下这款中成药的含量测定方法开发过程。


三味檀香汤散

三味檀香汤散,记载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·藏药: 第一册》和《四部医典》,由广枣、肉豆蔻、檀香3味中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入药制备,是藏医治疗心热病的常用验方,处方简单且临床疗效好。

但是三味檀香汤散在《部颁药品标准》中只规定了性状、显微鉴别以及参照 2020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通则的散剂检查,缺少含量测定项。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最新在《药物分析杂志》发表的《HPLC法同时测定藏药三味檀香汤散中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》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

主要指标成分的选择

本方法根据《中国药典》中广枣、肉豆蔻药材规定的含量测定项,选择没食子酸和去氢二异丁香酚2种成分作为三味檀香汤散的主要指标成分。


含量测定条件选择

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长扫描 (190~700nm),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在270nm处有最大吸收,去氢二异丁香酚在274nm处有最大吸收,在270nm处也有较大吸收,最终选择 270nm作为检测波长。 

本品的指标成分没食子酸的化学名称为3,4,5 -三羟基苯甲酸,多羟基成分极性较大,而去氢二异丁香酚的化学名称为4-(2,3-二氢-7-甲氧基-3-甲基-5-丙烯基-2-苯并呋喃基)-2-甲氧基苯酚,极性显著弱于没食子酸,根据 202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含量测定法,没食子酸和去氢二异丁香酚的液相测定需要采用不同的流动相,检测时间长达40min。

2个主要指标成分若单独分析,则需要配制不同极性的流动相,会增加进样次数、分析时间和实验成本,故本实验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。同时对2个成分进行定量测定。对于检测时间的优化,本研究尝试缩短检测时间,结果发现加快流动相的梯度洗脱速度会导致基线漂移严重。

同时也比较了磷酸-甲醇溶液和醋酸-甲醇溶液分别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峰分离度,结果发现前者所得样品峰分离度显著优于后者,故最终选择磷酸-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,分析时间为60min。后期将进一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等手段,继续优化梯度洗脱方法。

这篇论文选择了月旭Ultimate® XB-C18液相色谱柱,通过建立完善的方法学考察过程,考察了系统适用性,专属性试验,线性关系,检测限,定量限考察,精密度试验,重复性试验,稳定性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。


例:系统适用性及专属性试验


1.没食子酸  2.去氢二异丁香酚

混合对照品(A)、供试品(B)、

缺广枣阴性样品(C)、缺肉豆蔻阴性样品(D)

及空白(E)的HPLC图


结论:

本研究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三味檀香汤散中的指标成分没食子酸和去氢二异丁香酚,同时进行方法学验证,结果表明本方法科学、可行。同时,本方法的线性范围广,系统适用性、重复性、精确性良好,样品处理的方法稳定可行,可用于三味檀香汤散的质量评价,为本品的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