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中11种合成着色剂的分离度问题,如何解决?
浏览量 60
时间 2025-07-21

(图片来源:baotu)

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,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,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。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品着色剂有60余种,中国允许使用的有46种,按其来源和性质分为食品合成着色剂和食品天然着色剂两类。随着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意识的提高,大力发展天然、营养、多功能的天然着色剂已成为着色剂的发展方向。
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在2023年审查通过并发布了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,其中包含了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标准-GB 5009.35-2023,新标准中增加了靛蓝、诱惑红、酸性红以及喹啉黄4种合成着色剂。


近日有客户在检测该11种着色剂时遇到了共同的问题:


在415nm波长下,酸性红对喹啉黄出峰有干扰,影响喹啉黄的定量。月旭实验室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,并筛选出一款各组分间无干扰可准确定量的色谱柱。




色谱条件

色谱柱:月旭Xtimate C18(4.6×250mm,5μm)

流动相:A:乙酸铵溶液(20mmol/L) B:甲醇

梯度洗脱程序:

流速:1.0mL/min

柱温:30℃

检测器:400-800nm

进样量:10μL


谱图及数据


总结


 按照GB 5009.35-2023标准,月旭Xtimate C18(4.6x250mm,5μm)对11种着色剂进行测定,酸性红与喹啉黄的分离度达到1.8以上;其他各组分间无干扰,分离度均在1.6以上;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和寿命,符合检测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