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图源:wangluo)
离子交换层析是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常用的层析方法之一,因为其依据离子类型及离子强弱又进一步细分为多种介质,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。
离子交换层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01 如何根据工艺需求选择基质合适的离子填料?
● 在捕获阶段,为初步分离富集目的产物,可选择具有高吸附载量,适应高流速的大粒径基质;
● 在中间纯化阶段,为除去大部分杂蛋白,可选择具有高吸附载量和高分辨率的中等粒径基质;
● 在精细纯化阶段,为获得精纯的样品,可选择具有极高分辨的基质实验。
02 如何根据蛋白pI选择离子交换填料类型?
对于已知等电点蛋白:
如果蛋白在等电点之下最稳定,缓冲液pH≤目的蛋白pI,选择阳离子交换剂;
如果蛋白在等电点之上最稳定,缓冲液pH≥目的蛋白pI,选择阴离子交换剂。
● 缓冲液pH≥目的蛋白pI 0.5-3个单位选择弱阴离子交换填料;
● 缓冲液pH≥目的蛋白pI 3个单位以上选择强阴离子交换填料;
● 缓冲液pH≤目的蛋白pI 0.5-3个单位选择弱阳离子交换填料;
● 缓冲液pH≤目的蛋白pI 3个单位以上选择强阳离子交换填料。
对于未知等电点蛋白:
首先应选择阴离子交换剂,起始平衡液pH为8.0,然后再选择阳离子交换剂,起始平衡液pH为6.0。
03 加载样品时,流穿峰中有未结合目标蛋白
● 加载样品量过多,超出柱子的动态结合载量,可降低上样量;
● 柱料被污染,结合能力下降,应对层析柱清洗及再生;
● 缓冲液配制不合适,优化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。
04 样品未按预期洗脱下来或产量较低
● 洗脱强度不够,增大洗脱液离子强度;
● 目标蛋白与填料结合过于紧密,应调整初始平衡液的pH;
● 目标蛋白在洗脱过程中发生聚集,应优化洗脱条件,保证蛋白稳定性;
●目标蛋白与填料发生非特异性吸附,可降低盐离子强度,减少疏水相互作用。
05 样品峰拖尾
● 错误的初始缓冲液,调整pH和缓冲液离子强度;
● 样品粘性过大,用初始缓冲液对样品进行稀释;
● 层析柱装填过于松散或上端被压缩,出现液面,重新装柱。
06 目标蛋白不能与其他杂质峰分开
● 初始缓冲液错误,调整pH和缓冲液离子强度,保证柱子完全平衡;
● 洗脱条件不佳,优化洗脱条件,降低流速,调整pH,使用更平缓的梯度;
● 层析柱分离效果差,检查柱效,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装柱或更换预装柱;
●样品粘性过大,用初始缓冲液进行稀释,保证样品浓度在50mg/mL之下。
月旭科技离子层析介质产品
Tanrose FF离子层析介质优点
1)高流速、高载量:
分子传质速度快,可在高流速状态下保持高载量。
2)非特异性吸附低:
亲水改性后制备的基质,可在位清洗、多次重复使用。
3)高稳定、高回收率:
适用工业规模化生产,广泛用于下游蛋白质、核酸及多肽的离子交换制备。